​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金秋逐梦,晨阳伴行。10月15日早八点,中央美术学院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如期举行。976名本科新生和534名硕博士研究生携艺术理想而来,共同开启在中央美术学院新的求学历程。



党委书记高洪,院长范迪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文海,副院长徐扬,党委副书记王晓琳,院长助理潘承辉,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唐勇力,各教学院系院长、系主任及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开学典礼,教务处处长孙韬主持开学典礼。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联络员、中国传媒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田维义出席典礼。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极不平凡的开学典礼,它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来了,同学们带着向往中央美院的理想和对未来艺术人生的憧憬迈进了校门,全校老师们带着对大家的期盼和祝福把你们接进了校园,今天,我们终于在一起。”院长范迪安在致辞中勉励2020级不平凡的新生们,要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一些,在意志上更加坚强一些,在精神上更加饱满一些,从踏进校园开始,就要认真思考自己前行的方向,规划自己学习研究的路向。


“我们要共同努力,让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发前人所未发之言,绘前人所未绘之景,写前人所未写之文。”范迪安院长指出,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学习艺术就是学会创造。中央美院的历史,就是由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的创造性贡献和青年学子薪火相传的创造精神写就的。“我相信,吸引并激发同学们立志考入中央美院的也就是这座艺术学府始终追求卓越、不懈创造的精神。”他希望同学们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的厚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把自己的意志、精神和状态作为成长成才的内在能量。要感怀时代,增强动力,用炽热的丹青笔墨留下时代的印记;要坚定信念、培养定力,把艺术当作神圣的事业;要勇于攻坚,提升强力,以敬畏之心看待学术,以攻坚精神面对难题;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努力拼搏,书写央美“新百年”的新篇章。


教务处处长孙韬主持开学典礼



2020级设计学院钱欣然同学代表新生发言。“没有一个真诚的艺术家是不关心人类命运的”,刚刚经历过不平凡考学求学经历的她感慨道,同学们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应该将自己置身于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体察前所未有的新时代气息,与大时代同步前进,通过时间的打磨和自身的专心致志、厚积薄发,在中央美术学院所赋予的广阔视野中实现自己无尽的可能。



“还记得那本装帧精美的录取通知书吗,这里是你时间的收纳处,期待着你们的描绘与书写”,油画系四年级董芷君同学代表学长在发言中鼓励新生们保持谦卑之心,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学习专业,自信地走出舒适圈,从容探索接触象牙塔之外的未知世界,以精微细致的观察力和宽阔纵横的思想支撑,践行“尽精微 致广大”校训,把这本尚未着笔的录取通知书,书写成为专业剖析之书、社会生活之书、思想延展之书,成为属于自己的青春编年史。



“未来瞬息万变,已向我们扑面而来,你们的眼界、格局和胸怀,决定你们能否在这激烈变化的世界中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教师代表、建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琳老师结合自己在美院成长和教书育人的历程,亦师亦友般寄语新生,先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做一个合格的美院人”,不浪费才华,不浪费时光,以作品连接起历史和未来,以作品创造性地传承中国文化基因,洞察社会现实,点亮一盏明灯,在各自不同的道路上,享受辛劳流汗的痛快,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找到同道中人,和别人相互搀扶,相遇相知。



让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

——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亲爱的新生同学们,各位老师同事们: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开学典礼,它虽然姗姗来迟,但毕竟来了。同学们带着向往中央美院的理想和对未来艺术人生的憧憬迈进了校门,全校老师们带着对大家的期盼和祝福把你们接进了校园,今天,我们终于在一起,共享2020级新同学汇入中央美院大家庭的喜悦。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向同学们表示由衷的祝贺和热烈的欢迎!


来之不易的开学典礼和全校各年级同学返校上课,是我们国家抗击新冠疫情取得战略性成果的一个缩影。在春寒料峭、疫情来袭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和部署抗疫斗争,英雄舍生忘死、奋勇逆行,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凝聚起伟大抗疫精神。全院师生坚持防控,坚持教学,网络课程开辟了艺术教育新篇章,线上毕业季展示了各专业丰硕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当时作为考生的同学们坚持复习备考,认真参加网络招生专业考试,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自己迈入大学的梦想。今天在这里和同学们见面,我感到有好些面孔似曾相识,那是我和各位院领导在网上专业考试中的看到的模样。当你们踏进了校园,站在国旗前面,在金秋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精神,是一个个充满朝气、带着几分自豪与自信的形象。


2020是如此不平凡,相比往届新生,你们应该在思想上更加成熟一些,在意志上更加坚强一些,在精神上更加饱满一些。当前,疫情还在全球多地蔓延,我们的防控仍然不能松懈。校园是我们集体的家园,校园生活是大家共同的生活,新生同学们该用怎样的状态开始新的人生?我们全体师生员工又该如何面对今天的中国机遇和新的挑战?我想到的是,我们要共同努力,让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学习艺术就是学会创造。中央美院的历史,就是由一代又一代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的创造性贡献和青年学子薪火相传的创造精神写就的。我相信,吸引并激发同学们立志考入中央美院的也就是这座艺术学府始终追求卓越、不懈创造的精神。今天,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希望你们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需要你们从踏进校园开始,就认真思考自己前行的方向,规划自己学习研究的路向。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保障,都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成长成才,而同学们自己的意志、精神和状态才是成长成才的内在能量,为此,我这里提几点希望:


一、感怀时代,增强动力。同学们是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深刻理解与认识新时代的主题、意义和内涵,全面把握时代的要求,自觉培养自己的时代责任感。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老教授亲切回信,希望我们弘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 “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这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美术教育、加强美育和推动美术创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更为我们全校师生增添了强劲的精神动力。笔墨当随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需要我们去感受、去描绘、去表现、去创造,以炽热的丹青笔墨留下时代的印记,也留下自己成长的印记。


二、坚定信念、培养定力。艺术专业的学习,最需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中央美院一向强调学习方法与学习定力的养成,希望同学们认真研习美术学院的优良传统,领悟艺术创造的规律与根本。目前,全院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正在朝纵深展开,旨在努力保持学术引领。在教与学两方面,教要针对学的需求和个性,学要跟得上教的理念和内容。无论哪个学科,我们都强调一方面夯实基础,树立优秀品质,一方面鼓励创新,希望超越前人,而在从学习通往创造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难关,会经常让人困惑,这就需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被外力所困扰,不被世俗所诱惑,始终保持学术定力,坚持厚积薄发,静下心来,深入下去,把学习当作追求真理的探索,把艺术当作神圣的事业。


三、勇于攻坚,提升强力。任何艺术的创造与创新都在于发现问题、找准课题、攻克难题。在全球信息化和世界图像化的今天,视觉艺术的创造与创新面临最直接的挑战。我们距离传统资源不再遥远,但需要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智慧;我们拥有尽可以运用的科技条件,但需要的是以心现物、以手及物的工匠精神;我们能够便捷地获得已有知识的信息,但需要发前人所未发之言,绘前人所未绘之景,写前人所未写之文,这就要求同学们以敬畏之心看待学术,以攻坚精神面对难题。我这里特别要请研究生同学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总书记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时间表、任务图,中央美院正在研究制定从培养方向到方法、从教学要求到评价体系的改革措施,研究生同学们要把党和国家的“迫切需要”转化为对自己的“迫切要求”,以勇于攻坚的强力,深度思考研究课题,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解决重大课题,达到真正的高层次高水平。


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央美院是几代同堂、共同奋斗的集体,集体的合力造就了历史的辉煌,例如在2019年国庆70周年活动上,全院师生齐心协力,以多种创作和设计成果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的艺术答卷,彰显了集体合力的创新机制,发挥了“国家队”集体的力量。我们要珍惜这种合力的价值,进一步在教学、管理、创作、科研等方面形成合力,进一步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提倡合力,加强合力。我们身处的秋季校园特别五彩缤纷,那是自然生命互相衬映的交响,只要我们拥有共识,让校园充满创造的活力,中央美院就会充满蓬勃的生机。


昨天,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我们从事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科研,也要像特区建设一样,有“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让我们共同努力,团结奋进,为把中央美术学院建设成世界一流美术大学,书写央美“新百年”的光辉篇章,做出新的贡献。




 

宣传部 徐新立/文

宣传部 宋曼青 何逸凡/图